摘要
自1830年代后期,以修订马礼逊译本为名,麦都思、郭实猎、裨治文及马儒翰及他们的中外助手,展开了新教第二代译经活动。是次译经分为协作与分化两大阶段;前一阶段,四人先后在澳门与广州展开协作,并形成了第二代《新约》译本;后一阶段,因协作译本遭英国圣经公会否决,而分化为麦都思与郭实猎两路。本文将对“二代译经”的历史与文本研究做一回顾,并尝试略解“二代译经”研究不显之缘由。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NoDerivatives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
Copyright (c) 2021 中国基督教研究(ISSN:2325-99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