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本文以托马斯·阿奎那的希望观为研究对象。首先,本文从宗教学和哲学史的角度对希望问题进行了分析。从宗教学的角度而言,希望反映了对终极实在和自我的不同理解;从哲学史的角度而言,从希腊哲学直至近代哲学,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是:希望是否与理性相符,希望是否会妨碍人们对现实的认识?其次,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析了阿奎那的希望观:先从正面论述希望与望德,前者以愤情为主体,后者以理性为主体,因此望德与理性相符;再探讨阿奎那希望观中的特色部分,即与希望密切相关的“怕”,对阿奎那来说,畏惧与希望为互补的,孝爱畏惧则能将望德提升至爱德,是为阿奎那希望观中的一大特色;末谈失望与妄望,二者的缺陷都在于无法将理性运用到特殊情境中,而不在于普遍理性。最后,本文总结出阿奎那的希望观具有理性与信仰兼容的特色,并且对现实具有别具一格的指示,由此回答了哲学史上的希望问题。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NoDerivatives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
Copyright (c) 2023 中国基督教研究(ISSN:2325-99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