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基督教研究》期刊出版伦理
《中国基督教研究》(ISSN: 2325-9914,以下称本刊)以推动中国基督教相关学术研究为宗旨,秉持严谨的学术精神与国际学术规范,积极维护学术诚信,遵循学术出版透明度与最佳实践原则(Principles of Transparency and Best Practice in Scholarly Publishing),并参考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(COPE)与Elsevier出版伦理规定,特订定本出版伦理。
本刊坚决反对一切违反学术伦理之行为,包括但不限于:抄袭、剽窃、数据造假、一稿多投、枪手代笔、未披露利益冲突与挂名作者、AI生成论文等。凡涉及上述行为之稿件,本刊一律拒绝刊登,若已刊登则将依相关规定撤回、撤销或公告处理。
若作者仅使用AI工具润色文字,须在投稿时明确披露所使用之AI工具名称、用途与使用范围。未经披露而使用AI工具润色或生成之稿件,视同违反出版伦理,将依相关规定处理。
1. 主编与编辑团队之责任
1.1 主编与编辑团队必须客观公正地审查稿件,不受种族、性别、性倾向、宗教信仰、政治立场、国籍、机构背景或其他因素影响,以学术价值为唯一考虑标准。
1.2 主编与编辑团队应确保投稿作者有公平的意见表达管道,并依据公开透明的审稿流程处理稿件。
1.3 主编与编辑团队应注意并积极回避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,包括财务、学术合作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评估的因素。
1.4 主编应依投稿论文主题及研究范畴,推荐具适当专业背景且无利益冲突的匿名评审委员,确保审稿质量。
1.5 主编与编辑团队应综合评审意见,确实提供投稿作者具体且建设性的修改建议,并依论文质量决定是否予以刊登。
1.6 主编与编辑团队应调查与处理一切涉嫌违反出版伦理之事件,并依据证据严肃处理,必要时公告相关决定。
2. 评审委员之责任
2.1 评审委员应以客观、公正的态度,及时完成稿件审阅,并提出具体且建设性的意见,以提升稿件学术质量。
2.2 评审委员应将稿件视为机密文件,审稿过程中不得公开或泄漏稿件内容,并于审稿完成后销毁相关数据。
2.3 评审委员若发现稿件与已发表作品有明显相似之处,应立即告知本刊主编或编辑团队,以便进一步处理。
2.4 评审委员若与投稿作者存在任何利益冲突或合作关系,应主动告知主编并回避该稿件之审阅工作。
3. 投稿作者之责任
3.1 投稿作者应确保稿件为从未公开发表之原创研究,且未同时投稿于其他期刊;不得以中文、英文或其他任何语言同时或重复投稿。若稿件系改写自学位论文或会议论文,须于投稿时明确披露并符合相关规定。
3.2 投稿作者应精确引用文献来源,避免任何形式之剽窃或抄袭(包括自我抄袭)行为,文中所引用之资料应真实可信,符合学术规范要求。
3.3 作者资格应仅限于对研究之构思、设计、执行或阐释有实质贡献者,所有符合资格之共同作者皆应列名,未实质参与研究或撰写者不得列名。其他协助人员可于致谢部分列明。
3.4 如投稿论文包含以人类为对象之研究,作者需明确叙明研究过程符合伦理规范与相关法律,并保证已获取受试者知情同意,妥善保护受试者之隐私。
3.5 投稿作者必须主动披露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利益冲突(例如研究经费来源、机构关系、顾问职务或其他利益关系),以防影响研究客观性与可信度。
3.6 投稿后若发现稿件内容有重大错误或不实之处,作者应立即通知主编或编辑团队,配合进行修正或撤回。
4. 违反出版伦理行为之调查与处理
当主编、编辑委员、评审委员或其他人士发现投稿或已刊登之论文涉嫌违反出版伦理时,本刊将立即进行调查:
4.1 主编应在不影响非相关人士前提下,汇集足够证据,必要时召开编辑委员会或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,并请当事人提供说明。
4.2 本刊将依据违反伦理情节轻重,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处置措施:
4.2.1 正式退稿或撤稿处理,并于期刊正式公告。
4.2.2 将违反出版伦理之情形通知作者所属机构或相关主管单位。
4.2.3 视情节轻重,禁止该作者于一定期限内投稿,或永久拒绝接受该作者之投稿。
4.3 对已刊登但事后被证实违反学术伦理之论文,本刊将依据Elsevier与COPE相关规定,采取文章撤回(Withdrawal)、文章撤销(Retraction)、文章移除(Removal)或文章置换(Replacement)等处置方式,并于期刊网站及后续期刊公告处理结果。
本刊全体编辑团队、评审委员与作者皆须共同遵守上述出版伦理声明,协力维护严谨公正之学术出版环境。